武汉注册浦东公司名称说明指为开拓武汉市场或其他目的在武汉浦东注册公司的个人或企业在注册公司时,对选择的公司名称的要求和说明。

一、武汉注册浦东公司名称说明

武汉浦东公司注册名称设计非常关键,因为公司名称与公司域名、公司商品名称紧密相连,在中国,公司名称有一定限制。

在同行业里,除了公司名称不能重复外,商号也不能重复。

每个名称只有通过工商部门查实并预留方为有效。

公司命名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如带有“地级市”字眼,要到市级单位审批;带有“省级”需要到省一级单位审批;带有“中国”字眼,需到中国商务部审批等。

3、名称的构成:公司名称一般由四部分一次组成: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特点+组织形式;

例如:武汉(行政区划)+远东(字号)+信息技术(行业特点)+有限公司(组织形式)

字号:以2个或以上的汉字组成;

行业特点:包括产品名称、行业名称或产业名称等,如贸易、信息科技、广告、企业管理等;

组织形式: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有限公司等。

二、武汉注册浦东公司可行性分析

1、政治环境

浦东新区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武汉市政府和浦东新区政府积极推出推进浦东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政策。

2012年,武汉市出台临港“双特”政策———在临港地区建立8项特别机制和实行24项特殊政策,以推动浦东临港地区成为高端制造业要素高度聚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效联动的“智造城”;推出“三大三新”理念———在原有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成套设备制造业这三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物医药、航天航空与新能源产业三个新兴产业;推出“浦东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16条政策措施”等,以创新政策引领浦东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浦东新区政府致力于发展成为一个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武汉市委书记韩正曾表示:“武汉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要努力打造行政效率最高、透明度最高、收费最少的政府,更加公开、透明、法治的政府。”浦东新区的社会类行政审批事项已从2001年审改前的724项减少到现在2012年底的242项。

平均审批时限已从22个工作日压缩到4个工作日,成为中国大陆地区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整体审批效率最高的区域之一。

合理的政策导向,优惠的扶持政策,多样且有效的政策创新与高效的政府运作,建立起了一个健康高效的“政治生态环境”。

2、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高效运营的前提条件,是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

浦东新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的公共服务系统为投资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投资环境。

武汉浦东国际机场是中国的三大国际空港之一,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排名世界第三;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在2010年首次跃居全球第一,2012年,其中位于浦东新区的洋山深水港及外高桥港集装箱吞吐量占整个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的86.4%。

长三角日趋完善的高铁网络更加紧密地联结了武汉与其他长三角城市,实现了沪宁杭“1小时经济圈”。

浦东新区拥有众多的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以及先进的会展设施,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和数座越江大桥与隧道将浦江两岸串连在了一起。

此外,东方医院、仁济医院东院等三甲医院,复旦大学张江校区、武汉纽约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知名学府,以及世纪公园、东方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让浦东新区成为外商的宜居之地。

3、产业集群布局

金融产业集群方面,随着武汉建设国家金融中心的步伐稳步迈进,浦东新区的金融业保持持续稳健快速的发展,金融市场 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展,金融机构集聚的规模和水平显著提升,2012年底,浦东新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069.11亿元人民币,占武汉市金融业增加值的43.63%。

设立全国唯一的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聚集法律、会计、咨询、财务、信息等经济中介服务机构,并在区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加大了对金融政策的开放,包括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 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期货保税交割试点等。

航运服务集群方面,2010年起,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连年保持世界第一,国际货物运输一直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并积极探索航运产业的升级和转型,重点发展包括海运法律服务、海运信息咨询、船舶融资租赁、海上保险、运费资金结算以及海运衍生产品交易等,打造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高端制造业集群方面,由外高桥、金桥、等国家级开发区组成的装备制造产业带,使得高端制造业具有规模和技术上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包括民用航空、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设备、重型工程装备等,吸引全球领先的设备制造企业和技术人才。

4、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点优势

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武汉)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与9月29日正式挂牌开张。

自贸试验区涵盖的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全部位于浦东新区,包括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这给武汉,特别是浦东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红利和契机。

市场准入条件方面,自贸试验区设立负面清单,清单包括了国民经济全部18个经济行业门类,涉及89个大类、419个中类和1069个小类,编制特别管理措施共190项,在这个清单之外的领域,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将改为备案制(国务院规定对国内投资项目保留核准的除外),并且负面清单仍将不断调整和完善,方向也将是越来越开放。

金融支持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12月2日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中国(武汉)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就自贸实验区金融开放提出30条建议,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包括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如:

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自由、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产品创新等;构建离岸金融中心,提高人民币使用的效率;极大地放宽了个人跨境投资,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进行直接跨境投资等。

金融的改革和资本项目的开放无疑在金融服务方面给外商投资提供了便捷。

法律修改方面,在自贸试验区内,对负面清单之外的外商投资暂时停止实施《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文物保护法》。

贸易监管方面,自贸试验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将一线监管集中在对人的监管,口岸单位只做必要的检验检疫等工作,特别是海关方面将不再采用批次监管的模式,而采用集中、分类、电子化监管模式,达到自贸试验区内人与货物的高效快捷流动

三、武汉注册浦东公司现状

2012年,浦东新区外商投资企业已突破了2万家,历年累计外资项目达到20578个。

在全国利用外资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浦东新区利用外资仍然持续增长,2012 年合同外资达到72.86 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外商投资第三产业比例高达90%,主要集中商贸、投资与资产管理、融资租赁、物流、专业咨询等行业。

通过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浦东新区进一步推动了武汉经济的转型升级。

此外,浦东新区经武汉市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企业已有193家,占全市总量的47.9%,其中企服快车区总部59家。

通用汽车、IBM、阿斯利康、拜耳等12家还将企服快车区总部升级为全球事业部总部或综合管理机构总部,提升了浦东总部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浦东的投资能级达到100 亿美元,投资总额114.19 亿美元,注册资金92.85 亿美元。

销售结算能级接近2000 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较上年度增长29.93%。

地区总部的纳税总额已突破100 亿元,达到143.12 亿元,较上年度增长48.99%。

利润总额达到181.31 亿元,同比增长22.08%。

四、武汉注册浦东公司注意事项

1、公司名称核准,需提供股东身份证原件、公司名称、经营范围等,需股东签署《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2、签署工商注册材料,公司名称核准后,需由股东、法人代表处、监事签署《公司章程》、《企业告知承诺书》、《股东会决议》等工商注册材料;

3、办理工商登记经签署过的工商注册材料、房屋租赁协议等,并报工商局审批,办理公司营业执照;

4、刻章,公司营业执照出来后,可以刻公司的公章、财务章、法人章等。

5、办理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填写组织机构代码申请表格,并包技术监督局审批,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及IC卡;

6、办理税务登记,填写税务登记表格,提交财务人员身份证明及注册地址租赁证明,报税务局审批,办理税务登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