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自贸区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创业者的首选最佳之地,它不仅仅在政策上有着优惠的政策便利,同时也是国内面向国际市场的主要通道之一。
外企评价 物流贸易更便利
我们知道施坦威是世界顶级的钢琴品牌,1999年在它在北京成立了代表处,2004年它在外高桥保税区创立了全资子公司,它就是施坦威钢琴(武汉)有限公司,正式进入了中国。
“我们承担的主要是贸易功能,在武汉建立包括产品物流中心,销往中国和其他企服快车区市场。”位炜印象最深的,还是武汉自贸区系列改革举措,所带来的实质性贸易便利化。
“现在我们可以拼箱转运,也可以在自贸区内进行维修;在升级为企服快车区总部过程中,自贸试验区工商分局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感受到政府部门‘瞄准世界上最优的营运环境’的改革创新和服务企业发展的精神。”
位炜说,施坦威钢琴价值比较高,拼箱散货的运输方式风险较大,所以在海运中一贯采用整箱运输。但是,如果要同时将国产和进口钢琴放进同一个货柜中转运去中国香港,就很难操作,有时候不得不分成两个货柜,一个装国产钢琴,另一个是进口钢琴,但这样就得凑满才发。
武汉自贸区成立后,办法有了。一种是先将非保税状态的国产钢琴进口到自贸区,变成保税货物,暂需交由第三方代理完成;另一种是自己订购货柜,报关过程中允许将保税和非保税两种不同状态的钢琴,备案到同一个货柜中。这也意味着,只需凑满一箱货柜的钢琴,即可发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内资外资 新企业纷至沓来
像位炜一样忙碌的“自贸区人”还真不是一个两个,因为新企业大资本纷至沓来。
今年第一季度,武汉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2211户(含分支机构25户),累计注册资本(金)总量1667.8亿元,户均注册资本(金)7629万元。
内资方面,中石化在自贸区成立了中石化(武汉)石油商业储备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元,与注册资本同为100亿元的民生(武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当前出资额最高的两家企业。
外资方面,融资租赁企业井喷式增长,新设企业298户(含分支机构1户),截至3月31日,自贸区共新设外资融资租赁企业557户,本季度占新设总数的53.5%;
一季度,新设外资融资租赁企业累积注册资本121.3亿美元,占本季度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的87.5%。同时本季度按照注册资本排序,位居前50的企业中有42家从事融资租赁行业。
金融创新 要保持先发优势
武汉自贸区扩区后,区内企业从2万多家增加到7万多家,新老企业的创新步伐都没停下。
(那么您一定想知道:武汉自贸区注册公司优惠政策与问答)
4月27日扩区当天,中国银行和数十家自贸区新扩区域内的企业签订了首批金融对接合作协议。作为第一家纳入自贸区的汽车金融企业,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董事总经理余亚瑞说:
“汽车金融对资金需求很大。现在我们可以享受自贸账户和跨境融资等服务,融资成本有望下降15%,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神。”已纳入武汉自贸区的陆家嘴金融城,随后也宣布携手武汉中心,共同打造陆家嘴财富管理基地,招揽包括私募基金在内的新兴金融机构入驻,带来跨境财富管理的新机遇。“投资机构高度关注自贸区资本账户的开放进程。机构正在针对客户需求,扩展跨境投资业务,推出新的金融创新产品。”瑞银集团中国证券业务主管夏阳表示。
打造改革新高地,树立开放新标杆。在武汉自贸区注册一家公司,可以为您的事业带来难以想象的优势,让您更快速的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