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要政策优惠还是要改革?改革究竟要改哪里?”
这是最初经济学家最疑惑的地方,这种创新不只是让渡税收的优惠,而是率先开放、探索在这个特殊的区域内实行新的管理模式。
试验区真正的“本事”是靠自身的改革,而非政策的优惠。
但他同时也担心,到最后,武汉自贸区会不会也只是沦为政策优惠的受益者;
什么是自贸区,自贸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双边或多边的自贸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FT-Agreement),在WTO 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大区” (FT-Area)如北美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等。
另一种是国内的自贸区,即自由贸易园区(FTZ),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武汉自贸区,便是自由贸易园区。
武汉自贸区不同于武汉保税区,保税区的概念是外来资源一个暂时的停放口岸,再此入境的话无需缴纳税务,而自贸区要比此自由的多,如今也已经开放到人员进出口自由、货币流通自由、货物流通自由、货物进出自由、货物存储自由、贸易自由等等;更多的想象空间,利润市场化、汇率自由兑税,金融业自由开放,金融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