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武汉市税务机关注重发挥国地税机构合一的体制优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双自”)联动和双区叠加优势,

以点带面推广创新改革项目,促进税收管理模式升级,打造税收改革的“武汉名片”。

武汉市国税局、地税局局长过剑飞表明,按照自贸试点、解决疑难、标准制发和全面推广的改革思路,武汉市税务机关用试验区担负起税收改革“排头兵”“先行者”的重任。

以国家税务总局“办税一网通10+10”、支持科创中心建设10项举措为例,除个别服务举措在自贸区外暂无实施条件外,已基本实现全市复制,推广率达90%。“可以说,

武汉税务机关搭上‘双自’联动的‘顺风车’,征纳双方共同体验了改革的‘加速度’。”过剑飞说。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双自”联动政策高地、人才高地的效应及改革创新举措的“孵化器”作用,武汉市税务机关着力在政策落实、服务创新和协同共治上先行先试。

在政策落实方面,武汉市税务机关积极研究和落实鼓励技术研发、激励科技人才的税收政策,为创新主体高度聚集、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太赫兹技术团队负责人庄松林告诉记者,2015年下半年,他们将21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为股权奖励科研人员,

武汉市税务机关及时落实了股权激励可递延纳税的优惠政策,1000多万元个人所得税暂不用缴纳了。“武汉税务机关落实这项政策对我们科研技术成果转化太重要了!”庄松林说。

在纳税服务创新方面,自2015年5月1日起,武汉市税务机关相继推出出口退税“无纸化”管理等措施。

(那么您一定想知道: 个人所得税申报问题疑难解决)

浦东新区国税局出口退税处处长贾斐斐给了记者一组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出口退税“无纸化”管理试点已覆盖浦东新区。审核时间比原来缩短了4个~5个工作日,审核进度提速近30%,

已有超过1.2万户出口企业取得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试点资格,累计审核通过出口退(免)税额331亿元。

在协同共治方面,武汉市税务机关与海关、工商、公安和科委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建立全方位对接协作机制,开展内外贸税收征管“一体化”试点,

允许试点企业领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使其能够以人民币结算方式自行开展面向国内的货物分销业务。

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近1800户企业获准领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一体化”试点企业累计新增货物内销业务收入约4亿元。

就进一步加强我区国地税联合办公,陶关锋强调,全体税务干部职工要牢记职责使命,强化大局意识,以提升纳税人获得感和提高征管效能为出发点,建立合作制度平台,加强协调联动,更好地推进国地税合作。

要积极主动有为,强化服务意识,以推进联合服务为突破口,深化办税服务合作,不断提高办税服务质量和征管效能。

要保持沟通协商,强化合作意识,以平等开放的心态,以合作共赢的姿态,加快形成协作新局面,着力构建综合治税大格局。要敢于拓宽领域,强化进取意识,不断提高税收控管水平,实现经济与税收协调增长。

要注重业务提升,强化学习意识,以常态化学习提高税收法规和税务知识水平,争做合格的税务工作者。